川派女子医院连锁集团:成都高新川派女子中医

您的位置:主页 > 中医内调 > 月经周期紊乱 >

月经“不准”原因

发布日期:2018-09-29 09:36 责任编辑:lq 点击数:
  月经先后无定期辨证论治:
 
  以月经周期或长或短但经期正常为辨证要点。治疗以调理冲任气血为原则,或疏肝解郁,或调补脾肾,随证治之。
 
  一、肾虚型
 
  二、脾虚型
 
  三、肝郁型
 
  女性正常月经周期一般在28-30天,提前或推后一周是正常的。女性的月经是受丘脑-垂体-卵巢性腺轴的调节。精神因素、情绪波动、环境的改变、妊娠、年龄、疾病、药物,以及营养状况等因素,都可以引起这一性腺轴的功能异常,而出现月经异常。月经期不正常,有可能是内分泌紊乱、子宫内膜病变等情况,和女性激素水平也有关系。
 
  痛经的常见原因
 
  1、原发性:有一半的妇女都有痛经,但他们都有原发性的,大概是50%,这是一个生理性的疼痛。月经出现的一些不舒服,比如说下腹痛都是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,每个人来月经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不舒服,只是每个人感觉不一样而已。也就是说只有痛经影响正常的生活才是一种疾病。
 
  2、子宫发育不良: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,造成子宫缺血、缺氧而引起痛经。
 
  3、身体虚弱:腹部的上些肌群有支持腹腔内脏器官的作用,如果这部分肌群发育不健全,支持有关器官的作用就差一些,这样由于脏器重量的牵拉,就会产生疼痛的感觉。
 
  4、精神紧张:一来月经就感到烦躁、焦虑、紧张和恐惧,所以对疼痛的感觉比一般人敏感。即使轻微的不适,也会觉得疼痛,而且精神越紧张,越感到疼痛。这种疼痛主要是由心理作用产生或加重的。
 
  5、子宫内膜异位症:它与原发性痛经症状极相似。
 

 

  针对痛经,中医常采用的方法:
 
  艾灸治疗痛经:艾灸治疗组从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,在患者腹部气海、关元和中极穴区域和背部八髎穴至腰阳关穴、三阴交区域施灸,至经期第2天结束,每日1次,连续5天。艾灸治疗组愈显率、有效率分别为85.7%、100%。
 
  按摩穴位:正确的按摩可以缓解疼痛,如按摩血海穴(该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,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,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,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。),按摩方法是先搓热两手,然后按在血海穴上,按顺时针方向按摩五分钟。按摩足三里穴(用一只手的掌心按准膝盖的顶部,中指下伸的顶端,向外一横指即是),可以用针灸,也可以用拇指反复按压。
 
  针灸治疗痛经:采用关元、气海、曲骨、子宫、三阴交温针灸,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子宫、内分泌、交感、神门、皮质下、肝、肾。
 
  脊柱推拿法方法:患者侧卧,下面腿伸直,上面腿屈曲,在胸10和腰5~骶1之间以及骶髂关节处反复快速按摩。
 
  耳穴治疗痛经:配合耳穴贴压,取穴为子宫、内分泌、交感、皮质下、神门、盆腔,可酌加肝、肾、腰骶椎穴。
 
  热水袋热敷:对于下腹隐痛,尚可忍受的痛经,可以在家用热水袋敷。
 
  艾叶泡脚:取艾叶30克、生姜100克、白酒100毫升。将艾叶和生姜洗净,生姜切成厚片,放入锅中,加水适量,煎煮30分钟,去渣取汁,放进盆中,倒入白酒,先熏蒸后泡足。熏蒸水的温度应在90℃左右,但要防止烫伤,待水温下降至40℃左右时,再将双脚浸于水中。药水宜泡至双足踝关节处,泡脚的同时揉搓足心涌泉穴、足趾、足跟部。每晚1次,每次20-30分钟。于经前7天开始泡,至月经结束。此方有温经散寒、活血止痛的效果。
 
  穴位敷贴:取穴主穴:神阙、关元。配穴:三阴交。治法敷药制备:分为二方。Ⅰ号方为肉桂、细卒、吴茱萸、玄胡索、乳没各10克,研极细末配;Ⅱ号亦为丁香、肉桂、玄胡索、木香各等分,研末,过100目筛,和匀,备用。神阙穴用Ⅰ号方,于月经前3日取本品2~3克置于5号阳和膏中粘匀,贴于穴区,2日1次,直贴至经行3日,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,另用苏叶100~150克煎水冲洗阴道。Ⅱ号方贴关元,疼痛剧烈时加三阴交,于月经始潮或疼痛发作时取敷药2克置于胶布上贴穴,每日或隔日1次。每月贴6日为一疗程。上述二方,可任选一方应用。
 
  痛经茶疗:由香附10克、乌药10克,延胡索10克、肉桂3克组成。凡因外受寒湿、气血不足或情志不畅等因素,引起月经前或行经时小腹隐痛、时感胀满,或时感小腹阴冷,待热则舒者,可取上药研碎成末,以沸水冲泡代茶,每日2剂,连服3—5天。本茶方温经、理气、止痛作用较强。
 
  痛经禁忌3类食物:1、刺激性食物:有辣椒、胡椒、大蒜、葱、姜、韭菜、烟、烈性酒及辛辣调味品等,痛经病人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;2、生冷寒凉食品:各类冷饮、各种冰冻饮料、冰镇酒类、生拌凉菜、螃蟹、田螺、蚌肉、蛭子、梨、柿子、西瓜、黄瓜、荸荠、柚、橙子等。3、酸涩食物:包括米醋、酸辣菜、泡菜、石榴、青梅、杨梅、草莓、杨桃、樱桃、酸枣、芒果、杏子、李子、柠檬等。
 
  中药热敷腹部的中药包:
 
  1气滞血淤: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,拒按,坐卧不宁,月经量少或经行不畅,经色紫黯,有血块,血块排出后痛减,平时烦躁易怒,胸胁乳房作胀,舌质紫黯或舌边有淤斑淤点,脉弦或弦涩。治法:理气活血,化淤止痛。方药:枳壳、元胡、乌药、制香附、当归、川芎、红花、丹皮、炒五灵脂各,O克,赤芍15克,桃仁12克,炙甘草6克。
 
  2胞宫虚寒:经行小腹冷痛,连及腰骶,喜温喜按,经量少,质稀,色淡黯,腰膝酸冷,小便清长,舌质淡、苔白润,脉沉细无力。治法:温阳暖宫,调经止痛。方药:吴萸、桂枝、制附片、炒小茴香、川芎、阿胶(烊化)、炙甘草各10克,当归、赤药、丹皮、麦冬各15克,艾叶6克。
 
  3湿热淤结:经前经期小腹灼痛而胀,拒按,或伴腰骶部胀坠疼痛,或平时小腹胀痛,经来加剧,经色黯红,质稠有块,平时低热起伏,带下量多,黄稠,舌红、苔黄或黄腻,脉弦数或滑数。治法:清热除湿,祛淤止痛。方药:丹皮、黄柏、川芎、桃仁、红花、制香附、元胡各10克,生地、赤芍、莪术、败酱草、生苡仁各15克。中成药:愈带丸。
 
  4寒凝血淤:经前经期小腹冷痛或绞痛,得热痛减,拒按,经量少,色紫黯,有血块,块下痛减,畏寒肢冷,舌质紫黯或有淤斑淤点、苔白滑,脉沉弦或沉紧。治法:温经散寒,活血止痛。方药:炒小茴香、干姜、肉桂、川芎、生蒲黄(包)、五灵脂、元胡、制没药各10克,当归、赤芍各15克。

品牌介绍

about us 了解更多+
联系方式:

028-86006251

门诊时间:

9:00-22:00

医馆地址:

高新区盛华北路133号汇锦城
商业街A座2F(星巴克楼上)

现在扫描:

关注川派女子中医公众号

优惠随时随地等着您!

现在扫描:

关注川派女子中医微博

优惠随时随地等着您!